自來水公司的產銷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,就是供水管網的漏損。而供水管網的漏損對于大部分自來水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。因為對于埋入地下管段的漏洞在過去只能依靠人工逐步的進行排查,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也是比較多的。
目前,智慧水務讓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工作管理方式,它能讓我們實時監控區域中管網的情況,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只需在供水管道上加裝幾個電磁水表,就能很好的實現漏損監測和管控的效果。
一、分區計量如何降低管網漏損?
青藤環境智慧水務平臺提供一種“DMA分區計量與漏損管控系統”的解決方案,就是通過區域劃分供水計量來分析漏損情況,實時操作如下:
對供水管網按實際情況進行層級劃分,將城市中的每個集中供水的區域設為一級區域,其中居民集中區設為二級區域,小區設為三級區域,整個城市的管網因此分為三個或多個層次,每一層的供水量在理論上都為下一層供水量的總和(即區域總表的計量顯示數)。
安裝“電磁水表”:在各區域管網的總管段安裝對應口徑的高精度電磁水表,用于計量該區域的供水總量并上傳至后臺數據管控中心。
分析和排查:通過智慧水務管理平臺,在線查看并分析各區域總表的數據,了解管道漏損情況,并結合數據有效篩出漏損嚴重的逛網片區,從而對該片區管網進行有效治理。同時避免盲目查漏帶來的時間、人力的浪費。
二、為何要使用“高精度電磁水表”
分區計量與漏損管控在很早之前已提出,但此前沒有大規模推行的原因有二:①全民節水意識還沒有完全覺醒,管網漏損的控制沒有強制要求;②分區計量與漏損分析的數據需多個表數據進行對比,而且對計量采集工具精度要求高,過去大多數使用的機械儀表無法達到要求。
三、為何要降低漏損率
國家要求:2015年,國務院印發的“水十條”要求全國公共供水管網基本漏損率到2017年要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即12%;到2020年要控制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即10%。
節水需要:我國是用水大國,如果能將漏損率降到更低,將有效緩解我國用水緊張的問題,同時也可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
綜上所訴,分區計量與漏損管控的實施以具備良好的條件,搭建智慧水環境平臺,降低逛網間的漏損和產銷差,廣東青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為您做到,節省水源,升級管理模式!
電話:020-36303616/15996603530
郵箱:2650855850@qq.com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鶴龍一路168號嘉和新時代廣場7層
電磁水表 | 電磁流量計 | 水質監測儀 | DMA分區計量
微信公眾號